标准性质
该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,于2021年7月26日正式实施,替代旧版NB/T 42150-2018。其制定旨在规范低压电涌保护器(SPD)专用保护装置(SSD)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。
适用范围
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、额定电压不超过440V(相间)的低压配电系统中,基于断路器技术的限压型SPD过电流保护装置。同时,标准可参照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(有效值)或直流电压不超过1500V的SPD保护装置。
使用条件
最高温度+40℃时,相对湿度不超过50%;低温条件下允许较高湿度(如+20℃时相对湿度90%)。
空气需清洁,避免凝露影响,必要时安装排水孔。
安装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m;高海拔地区需考虑介电强度和冷却效果,采用特殊设计。
工作范围:-5℃至+40℃;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超过+35℃。
特殊设计:超出温度范围需与制造商协商定制。
环境温度:
海拔要求:
湿度与清洁度:
关键参数与优选值
参数类别 | 优选值范围 |
---|---|
I类试验冲击电流 | 5kA、10kA、12.5kA、15kA、20kA、25kA |
III类试验标称放电电流 | 1kA、1.5kA、2kA、2.5kA、3kA、5kA、10kA、15kA、20kA、30kA、35kA、40kA、50kA、60kA |
HI类试验开路电压 | 0.1kV、0.2kV、0.5kV、1kV、2kV、3kV、4kV、5kV、6kV、10kV、20kV |
额定工作电压 | 230V(兼容220V/240V) |
性能与试验方法
最小延时动作电流:0.5A、1A、2A、3A、5A。
最小瞬时动作电流:0.5A、1A、3A、5A、10A、15A。
额定冲击耐受电压:≥4kV;电源进线端专用装置≥6kV。
额定绝缘电压:与介电试验电压及爬电距离相关,最大额定电压不超过额定绝缘电压。
电气性能:
短路能力:优选值覆盖1500A至100,000A,确保大电流分断能力。
动作电流:
认证与实施要求
型式试验:检测项目包括标志耐久性、电气间隙、爬电距离、耐热性、耐燃性等。
初始工厂检查:覆盖质量保证能力及产品一致性。
获证后监督:定期复审,证书有效期10年。
认证机构: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CQC),依据NB/T 42150-2021实施认证。
认证模式:
关键元器件控制:外壳、触头、电磁脱扣器等关键部件变更需经CQC批准。
技术升级背景
行业趋势:新能源(光伏、风电)及智能建筑对SPD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。
性能提升:优化电气间隙、爬电距离,增强耐异常发热和耐燃性,延长机械寿命。
实施影响
企业合规:需按新标准升级产品设计与认证,确保符合型式试验要求。
市场准入:旧版证书需在2023年2月10日前完成转换,逾期未转换将撤销认证。
NB/T 42150-2021标准通过明确技术规范、升级试验要求,推动了低压电涌保护器专用保护装置向高效、安全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企业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以确保合规:
环境适应性:确保产品在极端温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。
短路分断能力:提升装置的大电流分断性能。
认证合规性:按时完成证书换版,确保关键元器件变更符合CQC要求。
该标准的实施,将为电力系统及建筑领域的雷电防护提供重要保障,促进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